网站导航
新闻

新闻

活动

直播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BIPV市场化呼之欲出
BIPV市场化呼之欲出

发布时间:2012-03-12 来源:中国工商时报 作者:傅春荣

    “以太阳能光伏技术为代表的新能源,已经从传统的晶硅电池发展到第二代、第三代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今年两会上全国工商联的团体提案中谈到的新能源建筑一体化(BIPV),就是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与建筑物屋顶及外立面相结合达到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功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详细解析了全国工商联这份《关于大规模推动新能源建筑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建议》的具体内容。

  李河君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已有高度专业化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并购等方式达到太阳能领域世界最高技术水平,能够大规模量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和CIGS柔性电池。“除了在沙漠和石漠化地区建设太阳能发电站之外,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应用形式就是新能源建筑一体化。”

  “据测算,全国现有及新增新能源建筑一体化潜在的市场装机容量,到2020年约10亿千瓦左右,相当于新增368个葛洲坝或45个三峡。”李河君指出,大规模推动新能源建筑一体化产业,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革命性的积极影响。

  首先,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新能源建筑一体化产业,从原材料到成品,直至最后的安装应用,是典型的工业化过程,尤其是拥有自主产权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涵盖了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4个产业领域,是一个以技术为导向的实体经济行业,能够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奠定经济持续增长的稳实基础。

  其次,可以实现节能减排、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建筑一体化的大规模应用可替代全社会30%左右的年用电需求(以2010年为标准),其中,10%来自工业用电需求,12%来自社会居民用电需求,剩余10%为第三产业用电需求。

  “此外,近10亿千瓦新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的潜在二氧化碳减排量每年约13亿吨,约相当于我国年排放总量的20%(年排放总量按60亿吨计)。”李河君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每年所带动的数万亿元的总产出又保证了国民经济以可持续的方式增长,有助于跳出“减排”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矛盾的两难选择。

  “与此同时大力推动新能源建筑一体化产业,不但可以优化现行电力供应结构,同时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成为生产生活必须,从而实现以消费的形式拉动内需,且效果非常可观。”据李河君估算,新能源建筑一体化市场潜在规模约达12万亿元人民币,总体拉动经济增长规模可达20-40万亿元、累计创造4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税收、所创造的稳定就业人数保守估计也在1000-2000万左右。

  因此,全国工商联的提案中指出,如果国家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得到落实,BIPV即可市场化,实现新能源产业的最终战略目标。

  “以目前的光伏技术水平,BIPV在我国已经具备了稳定上网的条件,主要问题是市场的认知度和能源利用观念的转变。”李河君表示,如果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强制助推该行业发展,BIPV的度电成本可达到0.3元人民币左右,光照条件好的地区甚至不足0.3元人民币,可以在不占用财政一分钱拨款的情况下实现平价上网。“这无疑将是一场能源革命,具有非常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据李河君介绍,目前,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对BIPV项目与电网之间实行双向净电量结算,该政策使拥有BIPV发电设施的消费者可以根据向电网输送的电量,对比自己的电费账单,与电网之间进行多退少补的双向结算,也就是只计算“净消费”。

  全国工商联在提案中建议,国家可根据目前实际情况,采取先试点后大范围推广的做法,对已建和在建的工商业及居民建筑,凡是经过新能源建筑一体化改造的,分别作出较大力度的契税、房产税等相关税费的减征和免征政策,并将新能源建筑一体化改造作为新建建筑审批的先决条件,鼓励自发自用和上网,与电网实行净电量结算。同时,通过信贷优先、利率优惠等专项政策,鼓励新能源建筑一体化生产企业的发展。

  “我很看好未来国内的太阳能产业尤其是BIPV,因为中国的决策者都是很具智慧的,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产业会迅速繁荣起来。”李河君充满信心的说。
直播

2020年BIPV发展态势

更多直播